杭州私家侦探|爱我,就陪我一起骂人
当代女孩择偶标准,有两个最高频的词:“对我好”和“三观一致”——一个比一个玄。
今天我们先捋一捋“三观一致”是个什么东西。
大部分人想到“三观一致”,下意识的反应是,就是我喜欢的东西你也喜欢呗?
微博博主@桌子的生活观 提出了一个新概念:不对,如果真的找另一半,不要按“相同的喜欢”去找,要按“相同的厌恶”去找。
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,爱我,就陪我一起骂人。
首先,厌恶比喜欢更能拉近距离。
有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:
他通过一些方法展示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,让参与实验的人根据这个人的情况,说一个自己喜欢的点,和一个厌恶的点。
然后,他让相同喜欢点的一群人在一起社交、相同厌恶点的一群人在一起社交。
最后的结果显示:共同厌恶的群体比共同喜欢的群体在一起社交时,拥有高得多的亲密关系。
说人话就是,你要是和我一样喜欢某人,那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。
但你要是和我一样讨厌某人,最好讨厌的理由也类似,那我就会一下子把你当知己。
你们平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——你怎么和一个女生,从普通朋友变成“闺蜜”的?
就是靠吐槽同一个人呀,不管是吐槽同事,老板,还是明星,只要你们开始组团骂人了,你们的友谊就更进一步了。
原因也很简单,在我们所处的人情社会里,表达“讨厌”比表达“喜欢”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,我们通常都不太能接受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,说自己讨厌另一个人。
那么,我们的“讨厌”说给谁听?
当然是说给最亲的,值得信任的人听。
倒推回来,如果你能跟一个人坦白地说你讨厌谁,他还跟你一拍即合,说太对了我也讨厌这个人,你们之间,自然而然地就会显得更亲密了。
一起夸人,可能会有很多种原因,但一起骂人,一定是因为我信任你。
然后,更厉害的来了,为什么说讨厌同一个人更接近“三观一致”呢?
喜欢是感性的,大多是由于感官的需要,还有些是受别人的影响,出于对当下流行东西的盲目追求。
而厌恶却是出自人心灵深处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反应,是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,根植于信仰深处。
女孩子们想一想,你们从小到大喜欢过多少明星,换过多少“荧幕老公”?
至少我朋友圈好几个女生,秋天还在追李现,冬天就换成肖战了。
你这个时候跟她说,哎我也喜欢肖战,意义不大,因为指不定过两天出个新剧,她又要追新偶像。
很多“喜欢”就是这样,,一时跟个风,很快就过去了。
“讨厌”不一样。
我们很可能因为肤浅的原因喜欢一个人,比如我觉得肖战帅,我就喜欢他,但很少会因为肤浅的原因讨厌一个人,我要是觉得肖战不帅,也不至于讨厌他——最多不看就行了嘛。
能动用“讨厌”这个情感,往往是因为更深刻的理由。
比如某明星吸毒,我讨厌他,这背后折射的东西就多了。
可能是我本身非常厌恶这种恶行,我认为明星应该一定程度起到表率作用,甚至是因为我身边就有吸毒搞到家破人亡的人,这个吸毒的明星唤起了我不好的回忆等等。
你说,哪一种情感,更接近“三观”层面?